雖然身為教師,但我內心卻并不喜歡這個節日。因為教師節到了,身邊有很多人又開始對我們指指點點了。 “教師節一天收的卡哦能抵上他們老師兩三個月工資呢!” “老師那里哦,不送么真的擔心他們不管我們的孩子,送送么,這么多老師,當真是一筆大花銷??!” “我看看別人家都在送,我們不送也不好吧!” 吧啦吧啦吧啦…… 這不,剛才還有一個朋友打趣兒我:“喲,快教師節了吧?又能收禮又能收花,還是你們老師好哇!” 教師本是教書育人,但一沾上這些物質性的符號,就讓很多人對我們一線教師很深的誤會。 作為老師,也同時是一個幼兒園小朋友的媽媽,我相對更容易有爸媽的視角,來感受爸媽們的困擾。 所以我想從老師的角度來說說,我喜歡什么樣的家長?希望收到什么樣的禮物?我自己又是怎么給老師送禮的?希望可以對大家可以有一些啟發,也能更了解我們教師群體。 先說說四個家長,他們分別是比較能代表某一類的家長的。 A媽媽: 老師,請你收下這張卡 那是我當老師第3年,接了一個一年級班。一般來說,一年級的家長總是格外重視也格外焦慮。 當時我帶的班里,有一個十分調皮的男生,暫且叫他A。 這一年9月10日,也就是我剛接手這個班才10天,A的媽媽晚上放學來接他,扯著我一直跟我聊孩子在校的情況。聊著聊著就聊晚了,其他接送孩子的家長都已經回去了。 最后,A的媽媽把我拉到教室里,忽然塞給了我10張毛爺爺!我當場笑出聲來:“A媽媽,你這是給我交學費嗎?” A媽媽說:“Z老師,你一定要收下,我的一點兒心意,你要多照顧我們家A?!?/span> 我當時真的哭笑不得,把錢塞進她的包里,說:“你趕緊回去吧,A還要做家庭作業呢!” A媽媽大概覺得推來搡去也不好看,就默默地回去了。更出乎我意料的事情發生在第二天。 還是放學之后,A媽媽又來了,依然還是拉著我問東問西,問到其他接送的家長都陸陸續續走光了。 這時,她從包里拿出了一張農業銀行的儲!蓄!卡!沒錯!就是儲蓄卡,有密碼的那種! 她笑瞇瞇地對我說:“Z老師,我知道了,昨天問了一下,他們說要送卡的,密碼是六個1!” 我當時真的很無語。 緩了緩,我說:“A媽媽,你把卡拿回去,千萬別再拿這些卡啊什么的來了!你的心意我心領了,班里的每一個孩子我都會照顧好的,你要再這樣,我以后看見你就要躲著你了!” 這個A同學我后來帶了兩年,因為他媽媽工作比較忙,晚上下班比較晚,所以他的作業基本上都是在我的辦公室里做完回去的。 我和A媽媽也常常因為孩子的事兒見面,慢慢地我們熟悉起來了。 后來A念三年級,換了一位班主任,但是他媽媽每次在校門口接送孩子時遇見我,總是很熱情地與我打招呼,我也時常問問她A現在的學習情況,彼此保持著良好的關系,很暖心的一個家長。 A媽媽這樣的家長,雖然會送禮,方式也略顯拙劣,但內心是真的對孩子還是很在意,我作為老師,并不會鄙視她,反而也能體諒到她的不容易。 這位家長是做生意的,用他的話說是“我真的非常非常忙”。 他的孩子在我班里念了兩年書,我總共見過孩子的媽媽一次,見過孩子的爸爸三次,其中有兩次還是在家長會上。 我雖然沒見過B他爸爸幾次,但是經常接到他的電話。開場白總是:“啊……Z老師啊,我最近剛出差回來呀……”開場白過后就是各種解釋自己賺錢忙沒時間管孩子。 最后電話一般是這樣結束的:“Z老師,你什么時候有空啊,我和我老婆想請你吃頓飯啊,向你了解一下我們B在學校的表現啊?!?/span> 每次我都會這樣勸他:“B爸爸,如果你們想要了解B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可以來學校接B,順便和我聊聊,關鍵還是要你們多關心他。B因為你們經常出差,性格有些孤僻,不太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交流......” 最終,電話總是在B爸爸的道歉和自責中結束,電話過后,一切如舊。而他們與孩子之間的相處沒有絲毫改變。 這樣的爸媽,我雖不忍責怪他們,但家長自己都不作為,老師也真的無法在好的基礎上和家長有更多的溝通。
她從來沒有給我送過任何禮物,但是從我剛接手這個班級開始,她就非常積極地參與我們班的班級事務。 她主動報名我們班的家委會,開學前,會組織和安排好全班的家長護學崗輪崗;學期中會時常來問一問老師有沒有需要給孩子們添置一些學習用品、運動用品或者閱讀書籍;學期末的時候甚至會自己出錢給孩子買一些獎品。 上個學期期末游園結束的那天,天氣非常炎熱,孩子們睡完午覺懨懨地趴在桌子上,這時她給我打了個微信語音電話,說買了一箱冰淇淋放在傳達室,讓我給孩子們分發一下。 當時我就覺得C媽媽真的是太貼心了,我非常感動。 而對于她自己的孩子的學習,她也是非常積極地與老師交流、主動配合老師。 她的孩子一年級剛進來時書寫不是很好,她馬上和我聯系,向我詢問有沒有比較好的方法,經過一個學年的努力,現在孩子的字有了非常大的改觀,寫得又工整又漂亮。 這就是老師最喜歡的良性互動。彼此不需要有任何物質的鋪設,只是單純的對孩子學習的關懷,并且也能為老師考慮到一些瑣碎的細節,足以達到讓彼此都愉悅的溝通交流。
到四年級孩子換了班主任,而我也翻下去帶一年級了。有一天,我帶著一年級的孩子們放學出校門,看到D的爸爸,我當然是點點頭,朝他打招呼,可是讓我萬分尷尬的是,他的目光竟然回避了。 當我把自己班的隊伍帶出,重新穿過校門時,看到他正和他孩子的班主任(也是剛帶班放學出校門)聊得熱火朝天。 原來D爸媽完全是把和我的交流當作對等于物質交換來看待的,想到這里,我心里一絲苦笑,爸媽真的思想包袱太重了。 有句話說“小學老師這個職業是露水恩情”,可能也就是這類爸媽對老師這個職業的看法。 很多人覺得老師就是老師,和自己不可能和老師成為真心朋友,所以彼此的關系就是應該靠物質輸送的,關系結束了,輸送也可以斷掉了。 其實就算老師和爸媽做不了生活中親密無間的朋友,但如果爸媽真的尊重老師,老師也不會拒絕和爸媽以后有交流,做人都是看重一份情。 前陣子,我們搬辦公室,整理出很多肥皂花。這些肥皂花是去年或者前年教師節的時候孩子們在學校門口的小攤上買的。 教師節的鮮花呢早就枯萎了,扔了,但是肥皂花卻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家長覺得9月10號這一天,不拿點兒什么去學校好像不得勁,然后什么打著“老師辛苦啦”字樣的毛巾、塑料的絲襪花、肥皂花、昂貴的立體紙質卡、陶瓷杯子……各種各樣的禮物撲面而來。 雖然是代表著一分情意的流動,我也相信很多爸媽是真心地希望以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對老師的尊重,但是每每落回到實物上,又真的覺得可惜。這些東西老師真的能用到嗎?當然用不到。 很多老師甚至表示,教師節那天那么多孩子來送你花,不太能記得清楚哪一朵是哪個孩子送的。然后這些肥皂花也根本沒有機會被用到,往往最后的歸處就是在垃圾桶里,所以其實每年的教師節都會有很多浪費。 我家孩子在幼兒園的兩年當中,我從來沒有在教師節給老師送卡或者禮物之類過,不過我會在平時送禮。 中班/大班以及二年級以上的孩子,因為老師和家長一般來說都有過交流了,可以在平時去找一找老師,去幼兒園或者學校的時候可以順便帶上事先準備的禮物(重在心意、不要貴重)。 2. 送有特殊意義的小禮物 以我自己為例,我兒子幼兒園的班主任是兩位年輕的女老師和一位年紀比較大的阿姨媽媽,有的時候我去國外旅游回來會帶一些伴手禮或者小的化妝品類似口紅啊護手霜啊香水啊之類的送給老師;阿姨媽媽那里我就會送一些水果票;有的時候我也會給幼兒園整個班的孩子買一些繪本或者學習用品送去。 如果老師需要家長幫忙,我也會盡量抽出時間去參加園里的家長志愿活動。別忘了,與其各種琢磨送什么禮,不如積極響應參加家長志愿活動,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與老師拉近距離的機會,也是能夠真正解決老師工作需要的。 若是想再表達一下對老師的感謝,這種時候也可隨身帶一些小禮物過去,也一定不要是讓老師感到有負擔的那種。 我不否認有些老師是在意金錢和物質的,但在我認識的教師中,絕大多數老師都是不接受爸媽送“卡”或者非常昂貴的禮物的。 我的辦公桌上有一個布藝的手工筆筒,是一個學生和她媽媽一起做好后,送給我的教師節禮物。 這件禮物里,有他們母女關于學校生活、關于老師的討論和交流,還有他們對我的真誠與尊重。 收到這樣的禮物,真的,除了暖心還是暖心,我愛不釋手到換了工作單位,還把它帶到新的學校來了。 還有一位學生家長,平時就非常關注孩子的成長,常常和我保持溝通交流。在知道我懷孕的消息之后,親手打了一雙嬰兒穿的毛線鞋送給我。當時她是知道我要待產,不會再當她孩子的班主任了,但還是充滿誠意地把毛線鞋送給我。這樣的禮物,我在收到時心里是有滿滿的感動的。 而有些學生家長,在這位老師當他們孩子班主任的時候,送花送禮;不教了,在路上看到你都不會正眼瞧。作為老師是很心寒 ,不是在意禮,而是在意情。家長的送禮,我們希望承載的是一份彼此的友情和信任,而不是拿錢辦事的游戲規則或是家長什么也不說心里是卻沉甸甸的期待。 而家長們擔心的“人人都在送,如果我不送,老師會不會對我的孩子另眼相待”,這樣的事極大概率是不會發生的。 教育,是最無法用“給錢”“送禮”這樣簡單便利的方法來“一次性快速搞定”的。教育是一個需要長久付出,需要愛與耐心的過程。 像我們這樣的一線教師,最需要的是家長對孩子的關注與關心,是家長能夠和老師一起給予孩子好的教育,以及對教育這個偉大事業和教師這種職業發自內心的尊重。 所以,與其在教師節前想破腦袋如何給老師“表示表示”,還不如把這點時間用來和你的孩子真誠地聊一聊,和他談談生活,聽他說說想法……祝我們都能度過一個正常、輕松、愉快的教師節! 作者介紹:Z老師,杭州市某公辦小學老師,涉及隱私性,Z老師說照片就不提供了,下面這張肖像是某個學生后來給她畫的肖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