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寄生蟲》在戛納摘得金棕櫚的導演奉俊昊 代表作《殺人回憶》的兇手原型 30多年前犯下華城連環殺人案件的犯人 終于被抓 昨天,韓國警方公布的消息震撼了無數人:電影《殺人回憶》的兇手原型被抓。 這起發生在上世紀80年代的韓國京畿道華城連環殺人案,兇手用極其殘忍的手段殺害了9名女性,另有一名受害者逃生。一直到2006年,這10起案件都過了公訴期,依然逍遙法外。2003年,韓國大導奉俊昊以這起案件為原型拍攝了電影《殺人回憶》,并在當年的韓國青龍獎和大鐘獎上獲獎無數,被稱為韓國的國民電影。它在我國也取得了相當高的評價,豆瓣評分8.8,30多萬人打分,名列TOP250部電影中的第115位,被無數影迷奉為必看的經典懸疑犯罪類電影。距離案件發生30多年過去,終于在昨日,韓國警方宣布發現一名現年50余歲的嫌犯A某,該嫌犯因在1994年奸殺妻妹,1995年至今在釜山監獄服無期徒刑。 這也符合連環殺手基本不可能停止殺人的理論——除非他被抓或死亡。今晨9點,韓國京畿道南部地方警察廳舉行了發布會,嫌犯A某的DNA與華城案中三起證物中留下的DNA一致,目前嫌犯仍堅稱自己與案件無關。抓到兇手,就實現了正義嗎?就大快人心了嗎?30多年過去了,卷入這起案子的又何止被害的10名女性。心中沒有痛快,更多的是震撼和心痛——公訴期已過,這名兇手很大概率不會因為這些人命受到任何法律上的懲罰。但警方沒有放棄追查。京畿道南部警察廳已經編制了57人的調查組,會進一步重新檢測證據、詢問嫌犯,“雖然追訴期已過,但我們會帶著歷史使命竭盡全力?!?/span>作為牽動民心的大案,華城連環殺人案在1996年就被制作成為舞臺劇Come and See Me,《殺人回憶》也正是在這部舞臺劇的基礎上進一步調查采訪得以高還原度的改編。奉俊昊導演一向關注對反映社會現實的題材,不論是在戛納獲獎的《寄生蟲》,還是《殺人回憶》、《雪國列車》、《海霧》都與韓國社會的現實狀況息息相關。近年來,大熱韓劇《Signal》、《岬童夷》、《隧道》、《火星生活》等將華城連環殺人案一次次搬上熒幕。有的還為兇手編造了悲慘的原生家庭,試圖通過“惡魔是后天制造的”這一點解釋兇殺案緣由。無一例外,電視劇的編劇和導演都通過穿越等各種現實中不存在的藝術手法,實現了我們的愿望:主角最終抓住了華城連環殺人案的犯人。 唯有《殺人回憶》中,宋康昊飾演的探員樸斗滿沒有抓到兇手。警方用盡了辦法,不惜違反紀律、暴力執法,因為韓國技術不足,把DNA寄到美國進行比對,最后依然失敗了。這也正是現實中讓人捶胸頓足的真實情況——不是每一次都能做到邪不壓正。 電影以直白也殘酷的敘事方式,記錄了這一系列的虐殺和辦案警方的痛苦與無能為力。 多年以后,樸斗滿回到了當年第一起案件的發生地。他蹲下身,透過這個曾經藏有無辜女性尸體的下水道,看到了什么?2003年電影上映后,在韓國掀起了勢不可擋的觀影熱潮,鑒于兇手在1995年就已經入獄,他無法在電影院看到這部電影。在影片的最后,奉俊昊設定的鏡頭是樸斗滿探員一個漫長的、讓人起雞皮疙瘩的凝視。如果他有機會看《殺人回憶》,他當時會想什么呢?他與樸斗滿對視的那一刻——是在沾沾自得嗎?《殺人回憶》中沒有什么恐怖血腥畫面,卻一次次讓人膽寒。 華城連環殺人案是韓國三大懸案之一。從1986年到1991年,毫無人性的殺人犯用極其殘忍的方式先后犯案10次,受害女性沒有年齡、職業等規律,從20多歲到70多歲全都是他的“獵物”。他不光殺害了這些女性,還通過一些慘無人道的手段剝奪了她們的尊嚴和靈魂。案件發生期間,韓國動員了205萬名警察和軍隊,搜查了21000名嫌疑人,鑒定了570組DNA、180根毛發、40116枚指紋[維基百科]。雖然在前5起案件中收集到了兇手的精液、血液和毛發,甚至確認了兇手是B型血,但依然沒有抓到他。終于在第8起案件發生的時候,抓到了一名兇手。因為掌握了犯罪現場發現的陰毛與犯人陰毛一致的確鑿證據,被判處無期徒刑。華城連環殺人案到底是一人做的,還是多人做的,至今難以下判斷。曾被指認的第7、9、10起案件的嫌疑人們都選擇了自殺。整起事件撲朔迷離,給韓國民眾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陰影,在民間有了“華城怪談”的傳說。上世紀以來,韓國殺人案件的追訴期一直是15年(華城殺人案最后一起發生在1991年,公訴期在2006年結束)。2015年,韓國國會終于通過新一次刑事訴訟法修正案,這一次,殺人犯罪公訴時效將被廢除,殺人案件將被永久追訴。因為公訴期已過,警方這次發現的嫌犯A極有可能不會因此受到法律懲罰。但韓國警方也表示,出于這起案件的特殊性和公共利益相關,會考慮公開兇手身份等相關信息。曾任華城連環殺人案現場搜查組組長的警察河升均,他也是《殺人回憶》中樸斗滿角色的原型,是追蹤這起案件時間最久的刑警。 他在退休之際出版了自傳《華城尚未結束》,詳細記錄了這起案件的始末,希望以此推動調查的進展。他在書中寫道,“請務必不要比我先死。我們必定應該會晤的?!?/span> 河升均今年已經73余歲,他把沒能抓住兇手的自己稱為“對于晚輩和被害者遺族來說是一生的罪人”。 今天,真正的罪人終于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生命的逝去無法追回,不論如何,終于是多少填補了遺憾。
|